2月4日,市委書記陸志鵬在海安調研時強調:“海安要在商貿物流上求突破,把樞紐優勢轉化為物流優勢,把物流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,把樞紐城市變為物流的節點城市和產業的基地城市。”
縣委、縣政府立即響應,結合海安實際,出臺《海安縣樞紐物流產業三大優勢轉換行動計劃》,制定推進辦法,完善推進體系,成立以縣委、縣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三大優勢轉換領導組和推進工作組,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、商貿物流園黨工委書記屈祖平任工作組組長,完善工作機制,并于3月2日召開三大優勢轉換工作專題會議,列出任務清單。近期重點對新材料、現代紡織、家居、農產品加工等產業作出精準分析,利用有色金屬交割庫和已上報塑料期貨交割庫優勢,鎖定國內大企業,實施精準招商,依托正元潤安、順港棉花倉儲、新疆銀隆華東棉花交易中心物流優勢,做大聯發、華強等產業集群……
“物流優勢向產業優勢轉換,項目建設是兩者之間的一條‘雙向通道’,是促進優勢轉換的‘牛鼻子’、‘生命線’。”屈祖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,“要想項目建設取得更大突破、更大作為,那就要依靠招商引資。”屈祖平說,我縣要用物流優勢去招商,項目落戶了、建成了、運營了,既可以做強產業優勢,又可以使新增的物流、信息流“反哺”物流優勢。
濱海新區管委會副主任余星星近日找到商貿物流園區的負責人,商討園區的企業通過鐵路將所需材料運輸到海安的事宜。余星星告訴記者:“當地的水泥生產設備源源不斷運往中亞,新區石材產業園20多家石材企業所需的石材通過鐵路運來,比起海運,時間和金錢成本都大大降低。目前有企業需要新疆的卡拉曼品種,我們想以毛板的形式通過鐵路運輸過來,鐵路運輸的成本較低。如果一切順暢的話,我縣完全可以成為華東礦山直銷批發中心。”
屈祖平介紹,我縣將分兩步走,做好三大優勢的轉化。首先,繼續搭建好物流平臺;其次,進一步加強智慧招商、精準招商。據悉,全縣將依托鐵路集裝箱運輸、銅鋁鉛鋅期貨交割庫、塑料期貨交割庫等物流功能平臺,打造500億級新材料產業基地;依托棉花保稅倉庫、全國棉花交易市場指定交割庫、新疆棉花華東基地等物流功能平臺,打造千億級現代紡織產業基地;依托鐵路口岸、內河碼頭、木材物流園、滬通國際石材城等物流功能平臺和項目,打造千億級現代家居產業基地;依托雞蛋期貨交割庫、糧食物流園、華潤冷鏈、昌潤冷鏈、匯益冷鏈等物流功能平臺和項目,打造百億級農產品加工產業基地。同時,招商人員將加強研究,找準招商結合點;重點聚焦,開拓招商新陣地;廣而告之,提升招商融合度。
如今,由物流和產業雙輪驅動到物流和產業一體發展,我縣的發展思路更加明晰。我縣從實際出發,找準發展定位,不斷創新樞紐、物流、產業聯動模式,大力推動物流與產業一體發展,讓流動的“資源”安家落戶、落地開花。http://iotseoul.com